2023年,我市义务教育入学招生工作保持基本政策稳定,进一步优化操作方式。保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,坚持 “以区为主、划片对口、免试就近入学(术语解释)”,强化政府兜底的责任担当,保证每一名适龄儿童、少年享有政府指定的公办学校学位;坚持“公民 同招”(术语解释),民办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,不允许考试,不允许“掐尖”,对报名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,切实维护义 务教育良好的教育秩序和生态。
相关网址:学校查询入口
相关网址:查看对口划片入口
相关网址:查看招生入学细则入口
1.辖区内小学应届毕业生;
2.户籍在皇家国际(中国)官方网站 、学籍不在皇家国际(中国)官方网站 的小学应届毕业生;
3.非武汉市户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。
为持续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,部分热点公办初中的部分学位在全区内实行网上报名、电脑派位入学方式。
报名数小于招生计划数的,采取登记注册方式招生;报名数大于计划招生数的,采取电脑派位方式招生。
参加“多校划片”电脑派位且被录取的学生,不影响优质高中“分配生”资格。
凡符合条件且有意向报名的新生,由其监护人凭学生信息(姓名、身份证号或国网学号)登录皇家国际(中国)官方网站 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服务系统,选择对应试点初中学校实施网上报名。
学生监护人可以登录皇家国际(中国)官方网站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服务系统查 询结果。
初中新生报到时间为7月5日至6日,家长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凭小学发放的《义务教育通知书》到政府指定的公办初中学校报到。
民办初中招生入学方式: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初中报名数小于招生计划数的,采取登记注册方式招生;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,采取电脑派位方式招生。网上报名方式待市教育局发布后由原毕业学校班主任告知,7月15日由区教育局组织实施,7月16日至18日公示电脑派位录取名单并完成到校确认。
咨询电话:027-82220407
问题1:我市义务教育入学招生的基本政策是什么?
解答:2023年,我市义务教育入学招生工作保持基本政策稳定,进一步优化操作方式。即:保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,坚持“以区为主、划片对口、免试就近入学”,强化政府兜底的责任担当,保证每一名适龄儿童、少年享有政府指定的公办学校学位;坚持“公民同招”,民办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,不允许考试,不允许“掐尖”,对报名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,切实维护义务教育良好的教育秩序和生态。
问题2: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划片范围是如何确定的?
解答: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要求,各区对辖区内适龄儿童、少年户籍和家庭房产情况进行调查摸底。在此基础上,各区教育局根据本区学校分布、学校规模、适龄儿童少年人数等因素,合理安排学校招生计划。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,为每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划定服务范围。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、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,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。
问题3:武汉市户籍子女如何安排入学?
解答:坚持以区为主,由户籍所在地区教育局安排入学。户籍和房产证一致的,安排对口入学;户籍和房产证不一致的,由户籍所在地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;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和学校组织有关部门甄别认定后处理。
问题4:非武汉市户籍子女如何安排入学?
解答:符合条件的非武汉市户籍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。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我市居住证、劳动合同(或者经营许可证)等能表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,按居住证所在区的要求登记,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,纳入《通知书》发放范围。
问题5:港澳台居民子女如何安排入学?
解答:符合条件的港澳台居民随迁子女可以申请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。由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我市居住证、劳动合同(或者经营许可证)等能表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,按居住证所在区的要求登记,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,纳入《通知书》发放范围。
问题6: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人员的子女怎样入学?
解答:根据我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有关政策规定,已办理户籍由市外迁入我市的大学生,其子女无论户口是否已迁入我市,均可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,由其落户所在区教育局按政策安排入学。